色彩风格
您的位置:宜都市检察院 > 宜都检讯

在“三大精神”里找准检察履职坐标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10-28      

    2024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:“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,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”三大精神凝结于不同时期,却有共通之处,他们都蕴含着浓厚的为民情怀。检察机关作为政治性极强的司法机关,深刻领悟党的精神,始终将为人民司法贯穿检察履职全流程各环节。

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检察机关主责主业在法律监督,办案是基本形式,履职既要敢于亮剑真碰硬,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,维护公众稳定预期;又要秉持“匠心”办小案,面对小事不小看。“家门口的检察院”把服务送到老百姓门口、公益诉讼助推“飞线充电”治理、公益诉讼帮马路中间的电线杆“搬家”、支持起诉为农民工追索工资等,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难点、堵点和痛点,把好事办实,把实事办好,坚持用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标尺。

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检察工作要遵循正确方向,必须倾听人民的声音,了解人民的需求,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,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深入基层、深入实际、深入群众,走出案卷、走出办公室、走出检察机关,把公开听证会开到田间地头,把普法现场搬到农家屋场,善用“身边人”评“身边事”,增强调查核实亲历性,助推争议实质性化解。利用“检察开放日”“宣传周”等活动把人大代表、人民监督员和特邀检察官助理请进来,交流座谈,广泛听取民意,帮助检察机关及时洞悉民生热点,精准发力提出检察建议。一来一去间,切实提升检察公信力,实现社会效果、法律效果、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
人民检察为人民,尽责担当自觉服务支点建设,以实效贡献检察力量。湖北作为“三大精神”孕育地,湖北检察机关当仁不让以“三大精神”为价值坐标。一是在稳定社会大局中主动作为,入驻综治中心开展“窗口式”服务,义正词严讲清法理,循循善诱讲明道理,感同身受讲透情理。二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责无旁贷,联合各职能部门,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,切实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,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,严格落实“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”,守好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三是在“长江大保护”中履职尽责,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手段助推源头治理,与行政监管部门形成合力,靠实绩打造出诸如“三峡生态检察官”等响当当的品牌。

“三大精神”从历史中走来,其“人民性”一脉相承,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,为检察工作前行指明了方向。作为检察人,要将“三大精神”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坚持为人民服务,为法治担当,以更优检察履职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