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利用“皮包公司”徒手捞金83万余元后, 他受到法律严厉制裁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4-07-12      

(通讯员 王莉玲近日,由宜都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涉众型合同诈骗案作出判决,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辛某有期徒刑七年,并处罚金。辛某当庭表示自愿认罪认罚。

2023年5月开始,宜都市政府热线、宜都市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先后接到多名网友投诉称“自己被他人以交纳3000元保证金可以包办出国务工事宜为由被骗”,随后,法院、公安机关相继接到类似投诉线索,9月中旬,宜都市公安局民警在海南将辛某抓获归案。

因案件社会影响较大,被害人人数众多,检察机关在提前介入后提出重点围绕“资金去向、项目真伪、金额计算”等方面进行取证方向。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,经审查查明,辛某2019年在宜都市注册成立一家名为“路尧劳务”的建筑公司,主营建筑工程安装业务,但事实上,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从未开展实际业务,并且辛某也在同时段内先后多次因为借贷纠纷被山东肥城、广东惠来等地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员,已经负债累累,身无分文。

2023年1月份开始,辛某结合自己曾经出国务工的经历,知道出境务工需要先向中介公司交一定金额的保证金,于是萌生了自己也来从事劳务中介,收取保证金牟利的想法。随后,其通过网络发布“招募大量工人去往印度尼西亚务工,自己与中国能建、中化六建等大型国有公司有合作,交纳保证金后40天左右即可出国、保证金出国后即退”等消息,此后,相继有290名工人联系辛某,表达出国务工意向,辛某均承诺能够很快出国成功,并且通过路尧公司公户收取了上述290名工人每人3000元保证金及护照、体检资料。

但直至20235月底,工人均没有等到出国务工通知。原来,辛某收到工人的保证金后,随即将资金全部转移至其妻子、母亲、朋友的微信、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内,而上述账户实际上都是由他本人实际控制使用短短四个月时间,其收取的87万元资金全部被其用于网络游戏充值、租车旅游、购买轿车、无人机等大宗物件等高档奢侈消费,挥霍一空。对于其向农民工承诺的可以代理出国务工、自己受大公司委托招工等事项根本不存在。但即使如此,当部分工人因没有如期出国找到辛某询问缘由时,辛某仍然以“手续正在办理”予以搪塞。

尝到了“徒手捞金”的甜头,辛某全然不顾多名工人的催促、质疑,即使越来越多的工人组建网络维权群申讨辛某归还保证金、退还护照资料,其仍然一边继续高消费,一边继续收钱。直至8月间,辛某又通过其母亲支付宝账户收取了37名工人的出国保证金,11余万元资金同样全部被其用于游戏充值、日常高额消费。

案发后,在公安机关介入下,辛某变卖轿车归还了51名工人的保证金。而在清晰明确的资金去向印证下,辛某非法占有的目的昭然若揭,其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,骗取近300余农民工巨额资金的诈骗行为证据确凿。开庭审理时,辛某表示自己很愧疚,受到了法律教育,后期将尽力退赃,希望从轻处罚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农民工,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”。劳动者权益事关群众民生福祉,对于严重危害农民工权益的案件,检察机关要切实发挥法律监督职能,依法从严惩治,切实做到为民司法。同时,检察官也在此提醒,招工广告龙混杂,一定要通过正当途径,寻找有资质、有信誉的公司,以免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