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周涛)“多亏了你们,1万块钱已经收到了,还把这些年的邻里矛盾一并解决了。”在横冲村村委会会议室里,老吴夫妇笑着对回访的检察官说道,丝毫不见三个月前检察官在老吴家走访时满脸忧郁的样子。
原来,老吴和老乐是坡上坎下的邻居,素有积怨。去年7月19日,老吴到老乐投放了鱼苗的村集体所有的鱼塘钓鱼,双方发生言语争执,老乐将老吴打伤。经鉴定,为轻伤一级。经此,两家原本就不好的邻里关系变成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”。
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老乐全家系低保户,完全无力赔偿,经村委会派出所调解,老乐仅赔偿老吴1000元。老吴家庭以务农为生,家庭垫付医药费花费9574元。侦查机关多次调解无果。
“是他先动手打我,我花了近万元医药费”,检察官上门走访时,老吴执意要追究老乐的刑事责任。老乐表示愿意和解和赔偿,但是自己是低保户,无力赔偿全部医药费。
经审查,老乐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事实清楚,达到起诉条件。但民事赔偿问题却迟迟无法解决。
起诉并不能解决案件背后的矛盾。刑事检察部门决定联合控告申诉部门开展司法救助,在横冲村村委会召开了一场调解会,邀请村委会负责人、人民调解员、派出所承办民警参加。
经过多方调解,两人均对自己不理智的行为感到惭愧。老乐当场道歉并自愿认罪认罚,同时表示在能力范围内再赔偿2000元,老吴也称之前说要乐某某坐牢是一时气话,希望和平解决两人的纠纷,并签订了谅解书。
今年3月25日,经公开听证,宜都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老乐作出不起诉处理。7月,一万元救助金发放到位。
“这笔救助金不但解了当事人的忧,还暖了他们的心,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。”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宜都市检察院打造轻刑案件联动化解办案机制,通过一体办案、多方联动、公开听证、司法救助等多种形式有效化解矛盾,解“法结”亦解“心结”,真正让检察履职融入社会治理。